建成世界上最大住房保障体系
文章回顾了新时代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新成就。
一是居民住房条件显著改善,建成世界上最大住房保障体系。根据“七普”数据,我国城市、镇、乡村家庭户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达到36.52平方米、42.29平方米、46.80平方米,比“六普”时分别增加7.4平方米、10.3平方米、15.1平方米。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6000多万套,低保、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,1.5亿多群众喜圆安居梦。
二是城市发展方式加快转变,发展质量明显提高。2022年,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.22%,建成区面积6.4万平方公里,城市燃气普及率98.06%,供水普及率99.39%,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.29平方米,城市道路长度55.22万公里,建成城市轨道交通长度9575公里。城市功能不断完善,城市人居环境显著改善,城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,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、更舒心、更美好。
三是乡村建设力度空前,乡村面貌发生巨变。坚决落实脱贫攻坚住房安全有保障目标任务,改造农村危房2400多万户,历史性解决了农村贫困群众的住房安全问题。
四是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,支柱产业地位不断巩固。2022年,建筑业总产值达到31.2万亿元,增加值达到8.3万亿元,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.9%,吸纳就业超过5000万人。港珠澳大桥、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一批世界级标志性重大工程相继建成,彰显了中国建造水平。
研究建立房屋体检、养老、保险三项制度
文章指出,进入新时代,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,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。住房发展已经从总量短缺转为结构性供给不足,进入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的发展时期;城市发展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,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;乡村发展在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基础上,进入了提升乡村建设水平、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。人民群众对住房和城乡建设的要求从“有没有”转向“好不好”,期盼拥有更舒适安全的居住条件、更便捷高效的市政公共服务设施和更优美宜人的城乡环境,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。
文章提出,新征程上,我们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,以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的房子为目标,从好房子到好小区,从好小区到好社区,从好社区到好城区,进而把城市规划好、建设好、管理好,打造宜居、韧性、智慧城市,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。
文章称,党的初心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、为中华民族谋复兴。安居乐业是人民群众对幸福最朴素的期待,安居才能乐业。党的二十大强调,要“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、不是用来炒的定位,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、多渠道保障、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”。要牢牢抓住安居这个基点,坚持因城施策、精准施策,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,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;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应,加快解决新市民、青年人等群体住房问题;提高住房建设标准,提升物业服务水平,打造“好房子”样板,研究建立房屋体检、养老、保险三项制度,为房屋提供全生命周期安全保障,让人民群众的居住生活更加舒适美好。
着力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
文章还提出,城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“火车头”,是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重要空间。要以城市设计为龙头,同时以质量安全为核心,研究建立建设工程许可制度,构建从设计到施工、到验收、到运维的闭环管理制度;以城市体检为基础,查找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和影响城市竞争力、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弱项;以城市更新为抓手,将城市体检出的问题作为城市更新的重点,加快推进老旧小区和危旧房改造、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、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保护利用、城市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;以精细治理为保障,加强城市管理统筹协调,充分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,着力建立现代化城市治理新模式。
文章还强调,安全是发展的前提,发展是安全的保障。党的二十大强调,要“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”“加强重点行业、重点领域安全监管”。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,把安全发展理念贯穿住房和城乡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,着力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,防止与金融风险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交织引发系统性风险;全面加强人防、物防、技防水平,深入排查整治施工现场、既有房屋和市政基础设施运行等领域安全隐患,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,以高水平安全促进高质量发展。
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
文章还指出,建筑业是重要的实体经济,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。党的二十大强调,要“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”“推进工业、建筑、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”。要守好为社会提供高品质建筑产品的初心,全面落实新时期建筑方针,深化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推动构建诚信守法、公平竞争、追求品质的市场环境;大力推进建筑业科技进步,健全工程质量保障体系,加强建筑工人队伍培训教育,发展智能建造、装配式建筑等新型建造方式,推动建筑产业工业化、数字化、绿色化转型升级。